煤炭行业脱困的关键在于化解产能过剩
煤炭行业要脱困,还应尽快把会上已经形成的共识变成行动。煤炭行业脱困的关键在于化解产能过剩,调整供求关系,促进供需平衡,为经济政策发挥应有作用创造条件。
此外,还要继续深化“四个严格治理”,遏制煤矿违法违规建设生产,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研究细化落后产能标准及配套措施(煤炭化验仪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李仰哲表示。
自去年以来,相关部门连续发文调控煤炭产能,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不安全生产以及劣质煤生产使用。今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连发两份通知,严控煤炭产能。一份是《关于从严控制新建煤矿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各级项目核准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审查新建煤矿项目核准要件,将项目布局是否合理作为当前煤矿建设领域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与上述《通知》一起发布的还有《关于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煤矿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关于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煤矿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发改委要求煤炭行业相关部门充分认识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煤矿的重要性、紧迫性,严格落实违法违规建设煤矿停产停建要求,对违法违规建设煤矿从严补办核准手续,并进一步规范煤矿建设秩序。
紧接着,9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又发布了《关于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变化情况的公告》。要求煤矿保障安全生产,不得超能力生产。煤矿生产能力发生变化后,各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及时变更登记,并将煤矿生产能力变化情况报国家能源局重新公告。
根据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今年以来,我国煤炭供需矛盾愈加突出。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0.45亿吨,同比下降3.6%。不过,10月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2%,呈现降幅连续收窄态势,表明煤炭产量调控的压力依然较大。截至10月末,全社会存煤持续46个月超过3亿吨。其中,煤炭企业存煤1亿吨,比年初增长16%;重点发电企业存煤比年初下降21.5%;主要港口存煤比年初下降18.3%。
煤炭专家认为,政府部门调控煤炭产能,一方面是顺应煤炭需求下降,维持供需平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煤炭产业向清洁高效集约化转型打好基础。而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